本文“2017卫生资格考试《中药师》单元考点大纲”,跟着出国留学网卫生从业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。希望能帮到您!
理 气 药
本章结构:
理气药的概述及主要药物(陈皮、青皮、枳实、木香、沉香、檀香、川楝子、乌药、荔枝核、香附、佛手、薤白、大腹皮、柿蒂)的功效主治
大纲要求:
1、掌握理气药的性能特点、功效、适应范围及其使用
注意。
2、掌握:具体药物的性能、功效、应用、用法用量、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。
考点一:理气药的性能特点、功效
性能:一般温热,川楝子(寒)
功效:调气健脾、疏肝解郁、理气宽胸、行气止痛、破气散结,兼能消积、燥湿。
适应范围:脾胃气滞;肝气郁滞;肺气壅滞。
考点二:具体药物的功效
陈皮 :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,凡气滞、湿阻、痰壅之证即可投用。寒湿阻中之气滞、湿痰、寒痰最宜寒湿阻中之气滞、湿痰、寒痰最宜
青皮: 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陈皮、青皮:行气消积化滞,同治食积停滞,脘腹胀痛及
呕吐食少等证。
不同:陈皮温而不峻,行气力缓,偏入脾肺,长于燥湿
化痰;青皮性较峻烈,行气力猛,苦泄下行,偏入肝胆,能疏肝破气,散结止痛,消积化滞。
枳实: 破气消积、化痰除痞,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。还治脏气脱垂。
木香: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行气 调中 止痛之要药
沉香: 行气止痛,降逆调中,温肾纳气。集理气、降逆、纳气于一身
檀香 行气止痛,散寒调中
川楝子: 苦、寒,行气止痛、杀虫疗癣,治肝郁气滞有热诸痛用之最宜。
乌药 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
荔枝核 行气散结,祛寒止痛。
香附: 舒肝解郁,调经止痛,理气条中“气病之总司,女科之主帅。”
佛手:疏肝解郁,理气和中,燥湿化痰;
薤白: 通气散结,行气导滞;
大腹皮:行气宽中,利水消肿;
柿蒂:降气止呃
鉴别:木香与香附
共性:理气止痛,宽中消食。均用于治疗脾胃气滞、脘腹胀痛,食少诸证。
不同:木香偏燥,主入脾胃经,善治脾胃气滞食积不化,脘腹胀痛,泻痢里急后重,兼可用于治疗胁痛、黄疸、疝气疼痛以及胸痹心痛,为理气止痛要药;香附平和,主入肝经,以疏肝解郁、调经止痛见长。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、****胀痛、月经不调、癥瘕疼痛等症,妇科调经的要药。
沉香、乌药:均芳香辛散温通,功善理气止痛,散寒暖肾,治寒凝气滞诸痛。
不同:沉香味苦质重,沉降下行,长于温肾纳气,并
兼降逆调中;乌药则通理三焦气滞,尤善温肾散膀胱冷气,治寒疝腹痛、经寒痛经及阳虚遗尿、尿频。
川楝子、荔枝核:均行气止痛,治肝胃气痛及疝气痛。
不同:川楝子寒,兼泻肝火,杀虫疗癣,肝胃气痛及疝气痛兼热者用;荔枝核温,兼祛寒散结,肝胃气痛及疝气痛兼寒用之。
消 食 药
考点:消食药的功效主治
功效:消化食积、健脾开胃、和中。
山楂 :消食化积、行气散瘀。用于肉积。
麦芽: 消食健胃,回乳消胀。生麦芽用于米面积,炒麦芽
治疗断乳。
谷芽、稻牙:消食和中,健脾开胃。米面薯芋食积
鸡内金:消食运脾之要药。消食健脾、涩精止遗、化坚消石。研末服。
神曲: 消食和胃 消食宜炒焦用。
莱菔子:炒用消食除胀、降气化痰 。 生用吐风痰
驱 虫 药
考点:
驱虫药的功效及使用注意
使用注意:
应在空腹时服。
使君子:
杀虫消积,既治蛔虫,杀蛲虫,又治小儿疳积之要药。
煎服或取仁炒香嚼服。服用时忌热茶。
苦楝皮:
苦寒,杀虫疗癣。善治蛔、蛲、钩虫。有效成分难溶于水,需文火久煎。
槟榔:
杀虫 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 主治多种寄生虫病,绦虫、姜片虫等。生用力佳,炒用力缓。孕妇慎用
南瓜子:
杀虫 主治绦虫、血吸虫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