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骨
(一)骨的概念
骨,即骨骼。骨中有腔隙而藏髓,故说“骨者髓之府”。
(二)骨的主要功能
1.贮藏骨髓
骨为髓府,骨髓由肾精化生而藏于骨中,并能充养骨骼。骨髓充盈,则骨骼生长发育正常,坚强有力。骨骼损伤,无以保护骨髓,亦可导致髓的病变。
2.支撑形体
骨骼为人体的支架,具有支撑形体,负荷体重,保护内脏的功能。若精亏髓虚骨弱,骨骼有病,支撑无力,则可见不能久立久行,或行则振摇等症。
3.主司运动
骨骼通过肌肉、韧带等组织连结成关节,主司肢体运动。在机体的屈伸或旋转等运动程中,骨及由骨连接而成的关节起着决定性作用。若骨骼有病,则可见肢体活动障碍等病症。
四、脉
(一)脉的概念
脉,又称脉管、脉道、血脉、血府、血管,为气血运行的通路。
(二)脉的主要功能
1.运行气血
脉为血之府,能约束气血循其一定管道和方向运行,并将气血输送到全身,以营养脏腑组织。若脉不能约束气血或脉道损伤,则会导致出血;脉道不利,则使血行迟缓或瘀阻,久之可致局部组织缺乏气血营养而坏死。
2.传递信息
血脉纵横交错,把人体各脏腑组织联络在一起,构成生理、病理上的有机联系;又由于心主血脉,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,而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都是以脉内运行的气血为物质基础。因此脉搏不仅反映心、血、脉的机能状态,也能传递全身脏腑组织的各种信息,故通过切脉可以推断人体气血的盈亏、脏腑功能的盛衰、病变所在的部位、疾病的进退预后等,因此切脉是获取疾病信息的独特而重要的方法。
五、女子胞
女子胞,又称胞宫,即子宫,位于小腹部,在膀胱之后。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。
(一)女子胞的主要功能
1.主月经
月经,又称月信、月事、月水,女子性成熟(天癸至),生殖器官发育成熟,子宫发生周期性变化,约1月(28天)周期性排血一次,即月经开始来潮,约到49岁左右,月经闭止。月经的产生,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,胞宫是产生月经的场所。“天癸”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,具有促进性腺发育而至成熟的生理效应。因此,在“天癸”的促发下,女子生殖器官才能发育成熟,月经来潮,为孕育胎儿准备条件。
2.主孕育胎儿
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。女子发育成熟之后,月经应时来潮,经后便要排卵,因而有受孕生殖的能力。此时,两性交媾,两精相合,便形成胎孕。受孕之后,月经停止来潮,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,到达胞宫以养胎,培养胎儿以致成熟而分娩。
(二)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
1.肾中精气“天癸”的作用’
“天癸”是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的产物,具有促进性腺发育而至成熟的生理效应。因此,在“天癸”的促发下,女子生殖器官才能发育成熟,月经来潮,为孕育胎儿准备好条件。
2.女子胞与冲、任二脉的作用
冲、任二脉同起于胞中,其盛衰受着“天癸”的调节。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,有“血海”之称。任主胞胎,能调节全身的阴经,称为“阴脉之海”。十二经脉气血充盈,溢入冲、任二脉,经过冲、任二脉的调节,注入胞宫,平时发生月经,孕时养育胎儿。
3.女子胞与心、肝、脾三脏的作用
心主血,肝藏血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,三脏对于全身血液的化生和运行均有调节作用。而月经的来潮以及孕育胎儿,均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血液的调节。因此,女子胞的功能与心、肝、脾三脏的生理功能也有关。
总之,女子胞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生理功能,与心、肝、脾、肾和冲、任二脉的关系最为密切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