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划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?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了"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(一)",希望能帮助你,更多有关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,请关注。
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(一)
一、六淫
(一)六淫的概念
六淫,是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(热)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(热)本来是指六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,简称为“六气”。正常的气候变化,是万物生长的自然条件,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。所以,正常的六气变化不易使人患病。只有当气候变化异常,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;或非其时而有其气;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,在人体正气不足、抵抗力下降、不能适应这种气候的变化时,六气就成为致病因素,导致人体发生疾病。
(二)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
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的共同特点:
1.季节性与环境性
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、居处环境有关。六气是季节气候的正常变化,而六淫为六气之反常,所以与气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,如春季多风病,夏季多暑病,冬季多寒病等。一定的居住地区、生活或工作环境与六淫致病也有关,如西北多寒病和燥病,长期居处潮湿,或水上作业,则易感受湿邪而发病。
2.外感性
六淫为病,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,或从口鼻而入,或者两者同时受邪,所以都具有从外感受的特点,故称“外感六淫”。
3.相兼性
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致病,又可两种以上的邪气兼夹而侵犯人体,如风寒感冒、湿热泄泻、风寒湿痹等。
4.转化性
六淫侵犯人体后,病证性质可以发生转化。其转化以后的病证性质,与开始感受的邪气的性质已有所不同,如外感寒邪出现表寒证,日久入里而化热,就转变成了里热证。临床有“五气皆从火化”之说。
(三)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
风为春季的主导气候,但四季常有。故风邪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春季,但不限于春季。
1.风为阳邪,其性开泄,易袭阳位
风为阳邪,具有轻扬上浮,易袭阳位的性质,所以其侵袭人体,常伤及人体上部(如头面、咽喉等),见头痛、咽痒、面目浮肿等症状。故《素问》说:“伤于风者,上先受之。”由于风邪具有开泄外越的性质,故其容易侵犯人体体表,使人体皮毛腠理开泄,出现恶风、汗出等症状。
2.风性善行而数变
“善行”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、行无定处的特性,如风痹证(行痹)之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。“数变”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,如风疹块之皮疹瘙痒,发无定处,此起彼伏。同时,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,一般发病多较急,传变也较快。
3.风为百病之长
风邪为六淫中的主要致病因素,具有兼邪同病的特性,其他五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,表现为风寒、风热、风湿等兼夹证。所以,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。古人甚至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。《素问》说:“风者,百病之长也。”“风者,百病之始也。”
(四)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
寒为冬季的主导气候。当气温较低或突然下降,人体防寒保暖不够,都易受寒而致病。
寒邪为病有伤寒和中寒之别:寒邪伤于肌表,郁遏卫阳,称为伤寒;寒邪直中于里,伤及脏腑阳气,称为中寒。
1.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
寒为阴邪,阴盛则寒,阴胜则阳病,故寒邪致病,开始表现为实寒证,并易进一步损伤人体阳气,出现寒盛兼阳伤的虚实夹杂证。如寒邪袭表,卫阳被遏可见恶寒;寒邪直中脾胃,损伤脾阳可见呕吐清水、腹泻、脘腹冷痛,以及食欲不振、肢冷、神疲等症。
2.寒性凝滞
凝滞,即凝结、阻滞不通。人体气血的运行,具有得温则行,遇寒则凝的特点。寒邪侵犯人体,阻碍气血的运行,使之运行缓慢,甚至凝结不通,不通则痛,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,如头痛、关节痛、腹痛等。
3.寒性收引
收引,即收缩牵引。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,腠理、经络、筋脉收缩拘急。如寒邪侵袭肌表,使肌肤收缩而腠理闭塞,可见恶寒、发热、无汗;寒客筋脉,经脉牵引而拘急不舒,可见四肢拘急、屈伸不利。
(五)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
暑为夏季的主导气候,指夏天的炎热气候。
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,一般发生在夏至以后、立秋以前的一段时间。即“先夏至日者为病温,后夏至日者为病暑”。
1.暑为阳邪。其性炎热
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,致病多出现阳热症状,如高热、心烦、面赤、脉洪大。
2.暑性升散.伤津耗气
暑为阳邪,其性上升,故致病易上犯头目,出现头昏、目眩;上扰心神,出现突然昏倒、不省人事。暑性发散,伤津耗气,暑邪伤人使腠理开泄,汗出过多而伤津,气随津泄而致气虚,故暑邪致病可见气短乏力、口渴喜饮、尿赤短少等症。
3.暑多夹湿
盛夏季节不仅气候炎热、气温较高,而且雨水较多、湿度较大,故暑邪易夹湿邪侵犯人体,致病多为暑湿夹杂证,表现为发热、烦渴、四肢困倦、胸闷呕恶、大便溏泻而不爽、苔黄腻等。
推荐阅读: